交流分享促提高 教学相长共前行 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第二期在线教学经验分享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23浏览次数:43

疫情防控期间,实行在线教学。面对新的教学形式,老师和学生们既感到陌生又感觉新鲜。老师们各尽所能地将课堂从“三尺讲台”移步“云上空间”,将知识的传播突破距离的界限。

在线教学三周以来,教师们积极学习,不断尝试,各院部组织各种在线交流活动,分析问题、分享经验。目前师生们已逐渐克服软件使用不熟悉、课堂管理有挑战等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探索出在线教学的新模式和新特色。

为推动学校在线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发展中心于320日再次开展在线教学经验分享交流活动。邀请了艺术学院马萍萍、王妍两位老师交流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共同促进网络技术与实际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学交流活动海报

首先,马萍萍老师以《环境设计教研室教学团队线上教学经验分享》为主题,介绍了环境设计教研室教学团队主动求变,创设基于师生自主定制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学习内容更广泛,学习方式更自主,学习载体更多元化的教学探索。以多门专业课程为出发点,使教学形式模块化。以“直播教学+PPT演示+自主学堂+群组交互答疑+课后练习辅导”的5+”教学基础模块,对教学效果起到基本保障。

直播教学环节,教师采用“腾讯课堂”“腾讯会议”为主的直播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出境教学结合PPT同屏进行两者的相互切换,更灵活、更多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直播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精炼化,同时建立精准的知识体系框架,可以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把课程信息“榨干”,然后进行“存储”,最后留给学生的学习信息都是“干货”,更突出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PPT教学环节,采用色彩鲜明,内容简练,图文结合的PPT,优化大段文字,以降低阅读疲惫感,在PPT中插入音视频,使演示效果更具体、更直观。同时授课教师用“摇一摇”“连麦”“抢答”等方式在直播过程中互动问答,更加突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设自主学堂教师建立目标导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互学小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助学、主动助学、评价促学,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认知,更突出教师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群组交互答疑通过微信、QQ、钉钉、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多种平台建立学习群,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区分,有针对性的设置任务点,教师在每次讲授结束后,留出充足的时间监督学生完成知识任务点,更好的答疑解惑。课后练习辅导,以项目设计为驱动,真题真做导入到课后练习辅导中,通过课堂笔记、方案讲解、方案修改、实践操作、批改评价、巩固知识点、更突出环艺专业实践性强、实操性强的专业特点。各任课教师在适用“5+”教学模块的同时,依据课程实际、课程类型特点,融入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教学内容。在模块化教学形式应用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授课特色,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活学活用,真正实现“一课一策”的授课原则。

马萍萍老师经验分享

王妍老师分享了以《课前、课中、课后循环教学模式经验分享》为主题的在线教学经验。视觉传达教研室的五位教师,在线上开课三周以来,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17-20195个教学班,共计开设专业课程8门,授课方式为在线直播为主,线下慕课为辅的方式。由于艺术学科的特点,课程衔接非常重要,在开课前每位教师根据本门课程内容和后继课程内容以及在线教学时间,对授课内容进行提炼调整,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循环教学的模式”。

课前,主要为在线资源利用,通过在线慕课资源,进行导学,教师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教师通过在线慕课平台获得学生学习进度,并进行督促。利用现有资源,教师将相关资料上传到QQ群中,并提出思考性问题。通过提前对课程的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分解教学目标,给学生明确的任务;教学互动环节,包括个体展示和小组讨论汇报等模式,从中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在讲授和实践环节融入“课程思政”,以优秀的公益作品为案例进行展示解析,同时让学生参加与本次疫情相关的比赛,在指导中传递给学生一种观念,“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本次疫情,为国家做出贡献”。课后,根据课上内容在QQ群中布置思考题、讨论题和设计作品。在QQ群中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答疑。利用腾讯课堂的回放功能,告知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观看回放对知识进行巩固并布置在线慕课资源的预习内容。


王妍老师经验分享

 “停课不停学”是一份考卷,每一位教师都是答卷人。疫情面前,教师们都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彰显了教师以媒介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坚守课堂,教书育人的初心与担当。